组装配件、打包材料......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华强北找不到的。
华强北也因此被贴上了不少标签: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、“全球第一大电子市场”等。
除了电子产品,华强北最不缺的就是“一米柜台”,一家接一家挤满了附近的大厦。
一台保险柜、一个计算器、一个记账本,一台手机便能开门做生意。
然而就是这样简陋的“一米柜台”,在30年间诞生了50多个亿万富翁和数不清的千万富翁。
其中包括神舟电脑的创始人吴海军、TP-LINK路由器的创始人赵建军。
人们眼中的“山寨王国”
不知从何时起,华强北也被贴上了“山寨一条街”的标签。
现在只要我们一说起华强北,一定会想到“山寨机”、“9.9包邮”、“脏乱差”。
某宝上随便一搜数据线、内存卡、无线耳机......大部分的发货地来自深圳。
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,它们的发源地在华强北。
但是,华强北电子街区成型之初,并非盛产山寨手机。它也曾“正经”当过正牌手机的批发商。
后来,受山寨手机的暴利驱使,华强北的厂商大批转型做山寨机,尤其以2008年~2012年最为繁盛。
那时候国内智能手机还没有盛行,国外智能手机的高价位又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大批厂商瞄准这个商机,大量生产组装二手机,低价销往世界各地。
“山寨货”也正是从那个时候,走进人们的视野,也走向全世界。
封街四年,与新时代错过
黄金时代的华强北,成为了深圳乃至中国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。
然而,随着科技的进步、互联网电商的崛起,华强北受到了冲击。而真正让商户绝望的,是2013年的封街......
2013年3月起,因深圳铁路7号线施工需要,华强北路主干道封闭。
四年的封街时期,华强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铺率。
2017年1月,华强北重新开街,路更宽了,绿化更好了,交通更方便了,写字楼也更高大上了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华强北的人流量减少了非常多。
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,曾经一柜难求的“一米柜台”也逐渐减少。
到了区块链时代,华强北一度试图依靠卖矿机再重现昔日辉煌。事实证明,这是一条行不通的路。
多次与时代擦肩而过的华强北,再也不复“山寨”时代的盛况。
华强北的一米柜台,再也没有亿万富翁。
但通过向创新经济模式转型的华强北,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。
地标性建筑:72层的赛格大厦
出地铁口,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建筑,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赛格大厦。
在众多地标还未出现的上世纪90年代,赛格大厦拔地而起,成为深圳跨世纪的地标建筑。
除此之外,华强北还有华强电子世界;
挨在一起的华强北在线和新亚洲电子商城;
赛格大厦旁的赛格经济大厦和赛格广场等。
华丽转身,变成创客天堂
虽然封街让华强北与新时代擦肩而过,但它凭借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政策,开始了一条创新创业之路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聚集于此。
当厂商们开始忙着做生意的时候,大厦办公区域的创客们也在孵化创意。
目前华强北已经有赛格众创空间、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、HAX华强北硬件加速器等9家创新创业中心。
创客的不断涌入,为华强北带来了无限可能。无人机、AI人工智能、智能硬件...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在华强北面世!
从“山寨一条街”到“创客天堂”,华强北这条街道,总是充满着传奇。
交通便利:条条道路通华强北
华强北整个地下空间经过改造后有3层结构。地下1层可直达地铁1、2、3、7号线,贯穿华强路、华强北、华新3个地铁站。
同时多条公交线路均可到达。在商业街内部建立了公交专用道,形成内部十字型公交走廊,缓解了主路的交通压力。
购物天堂
今天的华强北不再是一个专业电子市场,九方、世纪汇、茂业天地、天虹等购物商场也慢慢成为了华强北的新名片。
它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。
值得一提的是华强北地下商业步行街,宽敞的地下空间,聚集了服饰、美食、化妆品等。
还有网红芝士蛋糕在此售卖。
历经30余年的发展,华强北就如同深圳改革开放的缩影,一路紧跟深圳的步伐,不断蜕变!
摘掉“山寨王国”帽子的华强北,更是凭借「创客模式」,创新能力不断进步。未来,华强北只会更强!!!
文章推荐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